
“3.12植树节”当日,省林业和草原局、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青海师范大学和省自然教育协会联合在城北区陶昕学校报告厅举办“生态科普进校园”讲座,共计150余名师生参加。
讲座通过解读科普全民义务植树8类尽责形式、《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讲授古树分级和名木范畴等知识,号召大家充分运用现有的各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通过开展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新形式履行植树义务,积极投身到“我为‘三北’种棵树”活动中,争做绿色家园的建设者、绿化成果的守护者,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和古树名木保护的践行者。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进“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工作,我省依托已建立的33处国家级和省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坚持集中尽责与分散尽责、线上尽责与线下尽责相结合,探索推进“种、护、管”模式,为广大公民常年提供义务植树尽责场所,义务植树线上线下双轨并行。以“应绿尽绿”为目标,强化部门绿化合力,加强绿化成果保护,共同推进绿色城镇、绿色乡村、绿色企业、绿色庭院、绿色校园、绿色机关、绿色营区建设。同时,注重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始终坚持“全面保护、科学养护、依法管理、促进健康”的方针,把古树名木保护与保护自然、民风乡俗相结合,积极采取措施,制定政策法规,完善管理机制,不断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下一步,省林草局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义务植树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动我省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创新发展。同时,贯彻落实好《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引导社会公众充分认识古树名木重要价值和保护的重大意义,提升社会公众自觉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全面推进我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