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民义务植树网!
新闻资讯
守护“绿色国宝”

我国首部古树名木保护专门法规出台

发布时间:2025/01/10 来源:人民政协报

2 (1).jpg

湖南双牌县桐子坳村的银杏林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作为我国首部古树名木保护专门法规,将从国家制度层面对古树名木的调查与公布、行政管理、日常养护、移植保护等进行规范,为古树名木保护事业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会议提出,要坚持保护第一,抓紧制定修订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标准、规范等,把分级分类保护、日常养护、采伐移植管理等规定落实落细。要合理利用古树名木资源,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有序开展生态旅游、科学研究等活动,做好养护救治科技攻关和科普宣传,严厉打击毒害古树、非法采伐等违法行为,引导全社会增强保护意识、形成保护合力。

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不仅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寄托着人民群众的乡愁情思,更延续着优质的长寿生物基因,是十分重要的物种资源、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源。

近年来,从关注生存到重视保护,再到注重传承与发展、确保科学管护,人们对古树名木的认知和保护理念不断深化,折射出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早在2012年,原国家林业局就印发了《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为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201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将保护古树名木作为专门条款,成为国家依法保护古树名木的里程碑。2022年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公布,全面摸清了我国古树名木家底。据统计,我国普查范围内现有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包括散生122.13万株和群状386.06万株。我国已初步建成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一张图、一套数、一个平台,实现了动态、精准管理。17个省份及部分城市也出台了古树名木保护相关地方性法规或管理办法。

各地不断探索出一系列保护办法。例如,在四川,剑阁县延续自古以来实行的“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历史惯例,按照“县长离任交接制”将古树名木数量、生长情况等内容纳入领导离任交接和审计范畴。

在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是全国4个古树名木保护试点之一,古树名木资源丰富,现有百年以上古树2.17万株,其中会稽山古树群还是世界重要文化遗产。在这里,柯桥区为每株古树及后备古树配置“身份二维码”;还率先建设了多光谱监测站,综合分析古树生长势、生长环境等5类指标,实现了对古树的深度“控”、闭环“管”、精细“育”。

在保护中,多地也因古树保护切实体会到良好生态资源本身就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湖南双牌县阳明山下,有一个村叫桐子坳村,因古银杏群落闻名全国。过去,因交通不便,水田少、旱地多,村民们只能靠种玉米、高粱等艰难度日,是湖南有名的贫困村。而如今,村里挖掘古银杏群价值,发展生态旅游,将分到各家各户的银杏树统一流转,修建游道、长廊和基础设施等。每逢秋末冬初,这里宛若进入“满村尽带黄金甲”的人间仙境。2023年,村里旅游综合收入3.84亿元,门票收入813万元;每年村集体通过门票分红和村民土地流转等渠道增收达70余万元,全面实现了乡村振兴。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的通过无疑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将进一步完善古树名木保护的法律体系,大大提升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国家林草局表示,未来,随着保护制度不断完善、科技支撑持续加强、执法监管更加严格,全社会共同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必将日益浓厚,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活化石”也将永续传承,为建设美丽中国增添更多绿色底蕴。(记者 王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