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民义务植树网!
新闻资讯
2023年陕西国土绿化公报

发布时间:2024/03/12 来源:陕西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陕西国土绿化公报

陕西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3月12日)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年完成营造林522.79万亩、种草改良33.82万亩,治理沙化土地94.9万亩。

一、全民义务植树广泛开展

3月15日,省委书记赵一德,省长赵刚,省政协主席徐新荣,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省法院、武警陕西省总队省级领导同志,以及省绿化委员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秦岭国家植物园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全面推进“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指导省苗木繁育中心和山阳·翠屏山森林公园持续抓好国家“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全年发布各类尽责项目108个,公众尽责形式不断丰富。西安、宝鸡、延安、汉中、安康5市策划上线尽责项目均在10个以上。

全省12个市(区)领导以不同方式参加义务植树,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西安市开展“关注森林活动”义务植树暨“保护祖脉秦岭、政协委员在行动”活动。宝鸡市、咸阳市组织干部群众在渭河沿岸义务植树。铜川市、渭南市围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延安市举办第十七届“中国绿色版图工程”大自然家居延安生态林公益植树活动。商洛市开展“厚植生态颜值 深耕美丽山阳”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榆林、汉中、安康等地分别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植树活动。全省超905万人次累计栽植各类苗木4670万余株。

二、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面启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召开陕西省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工作会议,总结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防沙治沙成绩,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制定《陕西省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行动方案》,明确“创造防沙治沙新奇迹、力争在西部做示范”的战略定位、两步走目标任务、“三区三战”总体布局和12项重点行动。全省68个县被纳入新“三北”工程区,其中35个县被纳入全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核心攻坚区,谋划储备“三北”工程六期第一批项目37个。召开全省科学绿化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推进会,榆林府谷、延安宜川、渭南蒲城、铜川耀州等地先后举行开工仪式,我省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面铺开。

三、古树名木保护全面加强

省委书记赵一德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召开全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推进会、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专题会议、古树名木保护研讨暨培训会,印发《高质量推进全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方案》《全省5棵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方案》,启动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创新将古树名木保护列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在延安市黄陵县举办,我省8株古树、5个古树群分别入选全国100株最美古树和100个最美古树群。渭南、延安、商洛3市制定实施5棵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一树一策”保护方案,以及黄帝陵古柏群、仓颉庙古柏群“一群一策”保护方案,科学全面开展系统保护。

四、科学绿化扎实推进

严格落实“四水四定”要求,实施《陕西省国土绿化规划(2023—2030年)》,编制《陕西省白于山八县(区)飞机播种造林种草规划(2023―2032年)》,印发《陕西省草原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试行)》,实现造林种草、油茶生产等国土绿化任务落地上图、精准管理。建立林业、自然资源部门造林落地上图图斑联合会审制度,坚决杜绝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全年完成营造林522.79万亩,其中人工造林89.92万亩,飞播造林30.95万亩,封山育林198.05万亩,退化林修复167.76万亩,森林抚育36.11万亩,造林面积居全国前列。延安、榆林2市人工造林均超30万亩。完成种草改良33.82万亩,其中人工种草14.11万亩,草原改良19.71万亩。榆林市人工种草超9万亩。

五、系统治理深入实施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入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完成2023年陕北、渭北地区和秦岭南麓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建设任务248.14万亩。榆林市成功纳入全国国土绿化试点示范建设,渭南市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宝鸡市项目完成中期评估。下达秦岭地区、巴山区域和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计划2.6万亩,完成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65.82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200平方公里,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21条。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省政府建立祖脉秦岭生态保护修复局省联动协同机制,联合印发《守护祖脉秦岭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全面推动秦岭生态保护修复工作高质量发展。施行《陕西省渭河保护条例》,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若干措施》,在全国率先修订颁布《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印发《陕西省省级重要湿地认定和名录发布规定》《陕西省省级重要湿地管理办法》,红碱淖湿地成为全省首个国家重要湿地。印发《陕西省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全年治理沙化土地94.9万亩,其中榆林市治理沙化土地91.9万亩。第29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国家主场纪念活动在榆林举行。

西安市完成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年度目标任务。铜川市围绕石川河、北洛河两大主要水系持续开展流域绿化。渭南市启动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示范工程(2023—2025年)。榆林市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林草建设项目44个,绿化面积4.79万亩。

六、城乡绿化凝聚合力

推荐铜川市、韩城市申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批复备案永寿县、彬州市、府谷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申请。印发《陕西省省级森林城市评定办法》《陕西省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导则》,实现省级森林城市动态管理。建成“口袋公园”151个、城市绿道388公里。西安、宝鸡、榆林、商洛4市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公布开放共享公园21个。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分别达到38.42%、42.62%、13.15平方米、86.23%。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75个行政村通过实施“三化一片林”森林乡村建设得到绿化美化,千阳、印台、吴堡、西乡4县(区)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启动大气污染面源综合治理行动,推进城乡增绿扩容,助力治污减霾。

全省交通运输系统以“陕南交通旅游山水画卷”交通强国试点、“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等为载体,高质量开展公路沿线廊道绿化。铁路系统完成既有林木整治839单侧延展公里,累计绿化铁路里程2908.5公里,铁路绿化率达到92.59%。

全省教育系统持续推进绿色学校创建,组织全省高校师生6.25万人次义务植树4万余株。工会系统组织劳模代表、先进工作者共458人参加义务植树,建成“工会林”“劳模林”10个。共青团系统开展“美丽中国·青春行动”2023年度青少年植树护绿和生态环保实践等活动238场次,组织8万余名青少年义务植树16万余株。妇联系统指导开展换树“1+1”·美丽秦岭行动和“百万家庭义务植树 绿染三秦”活动,组织创建“五美庭院”省级示范村12个、省级示范户135个。

七、绿化质量稳步提高

全面落实《陕西省天然林保护修复条例》,全省9585.08万亩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完成国家储备林人工林集约栽培和现有林改培建设任务3.79万亩。完成退化林本底评估,初步掌握全省退化林现状。印发《陕西省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建设工作方案(试行)》,11个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完成建设任务13.22万亩,12种经营模式入选全国示范。建设陕西红豆杉、宜川白皮松种质资源库,审定通过林木良种和草品种29个。开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和国土绿化用种用苗质量抽查,主要造林苗批合格率98.8%、种批合格率100%。持续推进12个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及生产经营。全年生产林木种子315.4万公斤、穗条2282万条、苗木17.3亿株,其中良种种子79.5万公斤、良种苗木2.6亿株,人工造林良种使用率超70%。13个“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项目完成建设任务10.76万亩,布设监测样地37个。咸阳市全面启动“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建设,在全省率先上线运行“秦碳原”咸阳林业碳普惠平台,“以林业碳汇‘344’模式探索区域碳中和路径”经验做法入选“202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案例”。

八、资源管护成效显著

召开全省总林长会议,发布总林长令,在全国率先开展绩效提升年活动,率先实行省级差异化考核,率先实施考核激励,建立县级示范点9个、镇村示范点70个。省总林长带头巡林,全年各级林长巡林8.5万余次,研究解决重难点问题896个。完成2022年林长制省级激励评选,对排名前5名的市(区)给予一次性激励。

全面完成国家林草生态综合监测任务。严格林地定额和林木采伐制度,依法依规做好林地审批审核和林木采伐、运输等工作。印发《陕西省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规范(试行)》,在全国率先出台新的草原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全面启动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工作,开展光伏使用草原生态评估和光伏区草原生态监测。印发《陕西省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管理办法》,推动受损生态环境得到及时有效修复。开展封山禁牧明察暗访和专项整治,95个县(市、区)封禁区域数据实现落界上图。扎实开展涉林违法违规问题查处整改,全省违法面积同比下降超80%。

建立秦岭国有林区防火队伍57支,全省森林草原火灾次数、受害面积同比分别下降44%、90%,秦岭林区森林火灾受害面积同比下降78%,再创历史新低。持续开展松材线虫病五年攻坚行动,拔除1个疫区20个疫点,实现2个疫区21个疫点无疫情。美国白蛾连续2年无疫情,成为全国首个拔除疫情的省份。完成草原有害生物防治170.7万亩。全省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成灾率均在国家控制线以内。

九、绿色惠民加速发展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局,全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超1700亿元。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汉中藤编的重要指示精神,编制《关于发展壮大藤编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意见》,科学谋划藤编产业发展。印发《陕西省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升改造油茶、核桃、枣等特色经济林96万亩。新增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5个、省级森林旅游示范县4个、省级林业龙头企业9家。印发《陕西省森林康养基地管理办法》,发布3条生态旅游精品线路、9条森林康养步道旅游线。修订印发《陕西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兑付办法》,兑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8.09亿元、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资金8.75亿元、森林保险理赔资金4488万元。选(续)聘脱贫人口生态护林员50181名,发放劳务补助3.12亿元,带动全省5万余户18万余名脱贫群众稳定增收。举办2023年陕西中蜂蜂蜜品质大赛、首届洛南核桃节、第八届韩城市花椒大会、大荔冬枣浙江金华推介会。

十、支撑保障日益完备

全年落实中央和省级林业投资80.02亿元,保障国土绿化行动顺利实施。召开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暨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举办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培训班,编制《陕西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建成乡镇标准化林业工作站96个,恢复乡镇林业站机构49个。

开展植被卫星监测评估,为春季植树造林适宜期预测、森林草原防火和沙尘天气防御提供气象服务。陕西省“生态云”感知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初步构建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共用、业务云上办理、实时安全高效的全省林业现代化应用体系。推进“521”林业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完成各类实用技术推广示范55万亩,建立林业科技示范点218个,培养林农技术能手159人。

组织开展绿化评比表彰,10个单位、30名同志分别入选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和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拟表彰名单。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2023年工作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评为“优秀”等次。召开全省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工作会议,广泛开展青少年进森林、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专题研学等自然教育活动,全年参与人数超10万人次。新建自然教育基地28个,全省基地总数达到95个,实现地市全覆盖。联合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推出《“陕西方案”展示防沙治沙“中国智慧”》《陕西古树名木保护》等大型系列新闻报道,充分展示国土绿化工作成效。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省国土绿化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努力在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上实现新突破,为建设美丽陕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