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新征程上,如何更高水平地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注入更大动力,本报邀请三位专家学者研讨交流。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主要栖息在海拔2500米至5000米的高原、草甸、沼泽地带。近年来西藏黑颈鹤数量从20世纪不足3000只增至万余只。
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共建地球命运共同体
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的最鲜亮底色
■主持人: 任思蕴 本报记者
■嘉 宾: 宋 蕾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经济与管理教研部教授
周冯琦 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韩 旭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讲师
主持人: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其一为“紧跟时代、放眼世界,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中国积极参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在理论和现实层面有哪些重要贡献?
周冯琦:中国立足国情,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
一是探索可持续绿色增长。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为解决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理论方案。
二是探索普惠性生态福祉。从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高度推进理论创新,把维系生态系统的稳定与人类追求生存发展的权利相统一,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是探索可持续资源配置。强调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规模,注重解决资源环境要素分配过程中的公平问题,探索资源配置的多元方式。四是探索生态经济共同体。提出“生命共同体”“区域生态绿色一体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破解跨区域生态经济问题及逆全球化导致的全球生态公共产品供给赤字问题。
中国在参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实践中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和担当。首先是中国自身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全球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中国的生态治理成就不仅造福中国,也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提供宝贵经验。同时不断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中国动力。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推动《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推进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推进可持续发展合作平台,在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中作出中国贡献。
宋蕾:理论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两山”理论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揭示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存在共同价值创造的逻辑关系。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同推进的重大理论创新。同时,我们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推进目标评价考核制、河湖长制、“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等,都充分体现中国的体制和制度优势,增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合力。这种领导方式超越了西方环境理论常见的政府、企业、公众主体三分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从现实层面看,经过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国生态环境显著改善,PM2.5浓度下降,地表水质改善,固体废物实现“零进口”目标。我国已在多个方面达到世界之“最”: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在世界上率先实现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的国家,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和在建核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电力供应体系。
韩旭: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破解当前人类发展面临的困境、解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揭示了保护与发展协同共进的新路径;“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明确了生态治理的系统观、全局观。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凝聚了生态治理的国际共识,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的绿色发展扩大了全球绿色版图。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超额完成2020年碳减排目标;持续提升绿色低碳制造能力,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出口成绩亮眼;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积极稳妥推进“双碳”目标,有力推进全球减碳进程;落实全球可持续发展倡议,推动发展成果和良好生态惠及发展中国家。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中国行动是具有实效性、引领性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贡献者和引领者。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油画般的风景
主持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低碳化、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新质生产力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有巨大空间和潜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如何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培育和美丽中国建设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之间的同频共振?
周冯琦:一方面,以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培育新质生产力,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另一方面,以美丽中国建设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等重大论断,创造性地将自然生态资源、环境要素纳入生产力范畴,拓展了劳动价值论的生态维度,从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角度提出绿色发展理论,实现了发展观的深刻变革。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能够不断加大土地、森林、河流、矿产等生产要素投入,不断促进资源环境要素积累、实现资源环境要素优化配置、提升资源环境要素利用效率,培育壮大绿色生产力。
韩旭: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的质态,本质上要求摒弃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从根源上要求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抓住绿色转型机遇,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绿色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全领域绿色转型。美丽中国建设要实现包括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等领域的全领域绿色转型,须将绿色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放在核心位置。利用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流程再造,提高供应链智能化、绿色化决策能力。
二是以绿色低碳循环体系助力新质生产力,推进减污降碳增强协同增效,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整合和新旧动能转换。生态环境是重要的生产力要素,要从资源配置、产业布局、产品设计等环节构建多层次、全方面的循环体系;加快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生态环保产业的融合,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制造业和生态环境服务业。
三是以绿色金融支撑新质生产力,牵引绿色产业发展。要发挥绿色金融的供血功能,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激励,推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为绿色产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促进资本流向绿色产业;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和认证体系,加强风险管理。
四是以绿色生活催生新质生产力,形成全社会减排合力。美丽中国建设要求在全社会倡导和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需求端对高质量生态、高水平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向往,倒逼供给端提供新产品、新业态,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要在全社会树立低碳、文明的消费新风尚,推动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宋蕾:美丽中国建设为新质生产力培育设定宏伟的目标。绿色低碳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同时,关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社会公平等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新质生产力培育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劲科技动力。新质生产力不是传统生产力的局部优化和简单迭代,而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将为建设美丽中国注入强劲动力。
美丽中国建设将激活更多更优质的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战略,将通过多元市场化机制、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绿色消费等激励措施,激发多元主体共建共享美丽中国的市场活力,创新产业管理模式,引导产能升级和资本汇聚,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美丽中国建设过程将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激发形成更优质新质生产力。
陕西洋县一处朱鹮巢点,成鸟觅食归来。经过40多年保护,朱鹮种群数量从个位数扩充到7000余只,保护等级从极危降为濒危。
主持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全国各地入春以来,“踏春”“赏花”等绿色文旅消费火爆,展现了美丽中国的经济热力。文旅消费市场的日趋多元和兴旺,离不开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供给。未来如何更好地统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地制宜将生态优势不断转化成发展优势?
韩旭:我国各地已涌现出一大批将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的案例,转化路径成果和模式进入密集推出期。不同地区因地制宜的探索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在发展上,以生态化提升质量。在保护好绿水青山、做大生态资本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以生态产品为载体的内生性产业。在主体上,以多元化提高效率。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在治理上,以精准化促进协调。时间维度上,明确每个阶段主要问题并出台对应政策;空间维度上,采取一地一策考核制度,因地制宜地探索生态价值的转化,宜商则商,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开发则开发,宜保护则保护,通过纵向和横向的生态补偿机制来解决区域协调问题;行政层级维度上,通过转移支付、专项拨款和重大项目划拨平衡层级之间的资金缺口。在方法上,以数字化实现共享。加快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形成监察联动、天地一体、上下协同监测网络和管理平台;打通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领域数据库,促进信息共享;数字化赋能,推动产学研合作、官产学研的合作模式,激发地方创新活力。
周冯琦:利用生态优势培育消费新动能,落脚点是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首先,要不断深化对生态产品的认识。从供给角度来看,生态产品与普通商品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供给依赖自然资本,既包括完全由生态系统提供的调节、支撑服务等自然生态产品,也包括人类利用生态系统的属性或要素所生产的城市生态空间、绿色基础设施、农产品等准自然生态产品,又包括人类劳动创造的生态修复地、人工林、生态工业品等劳动生态产品。各地可以结合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开发生态产品。其次,持续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发掘和打造独特的生态地标,塑造特色形象和文化品牌,建立生态产品的品牌培育、产品认证和质量追溯机制,促进生态资产持续增值。发挥政府、企业、市场等多元主体作用,因地制宜选择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生态权益交易、生态权益资本化、绿色标识、绿色认证、生态产业化、生态补偿等价值实现路径,为附着于产品和服务的自然资本价值显性化创造条件,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成发展优势。
宋蕾:一是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通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提升生态产品可持续供给的生态基础。
二是以宜居、宜业、宜游、宜养为目标,因地制宜推进地方生态产业化,依托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存,在最大限度减少人为扰动前提下,开展旅游与康养休闲融合发展的生态旅游项目建设。
三是不断挖掘新的生态资源要素,促进生态资源要素和其他生产要素结合,探索多产业协同的新模式和新业态。不少地方已探索出“古村落+”“文旅+”“数字+”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
四是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通过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政策引导、激励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切实推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赋值。比如,生态资本依托“绿色银行”交易平台进入市场,森林“碳库”依托碳市场实现价值转化。
五是发挥政府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的作用,集聚众力,盘活资源,促进生态资源与沉睡资产、闲置资源结合,生产满足人民绿色消费需要的新型绿色产品。
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迁徙的藏羚羊
主持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提供了借鉴。如何在国际舞台上更有效地讲述绿色中国故事?如何以美丽中国建设的鲜活案例更好地传播绿色发展的中国智慧?
周冯琦:讲好绿色中国故事,对提高中国生态软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加强对国际生态环保制度的转化和衔接。主动对接和转化国际生态规则标准,稳步扩大生态环保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在全球生态环保标准和制度体系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其次,加强绿色中国故事对外传播针对性。中国生态类型多样,森林、湿地、草原、荒漠、海洋等均有分布。可分门别类地梳理、总结美丽中国建设的鲜活案例,把握不同传播对象的需求、特点和偏好,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外传播,增强感召力。再次,构建多层次对外传播体系。传播绿色发展的中国智慧,既需要正规的新闻发布、官方介绍,推动国家层面生态环境建设的国际对话和交流,增强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影响力,也需要充分发挥网络传播优势,引导公众讲好身边的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故事,使绿色中国故事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
宋蕾:第一,选好共情故事。向世界讲好绿色中国故事,要“粗细搭配”。既要有广角,从宏观层面讲清楚国家绿色发展的整体战略;又要有微距,从小切口选取有温度、有情感、有智慧的生动案例,如塞罕坝沙漠变绿洲的奇迹、乌兰布和沙漠变蓝海、广东湛江红树林变“金树林”、福建南平“森林生态银行”等,让国际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信。第二,善用共鸣语言。须充分考虑国际受众的特点和需求,以更精准有效的方式表达中国绿色发展的理念和实践。比如,我国绿色发展的标识性概念“生态文明”“生态产品价值”“生态保护红线”等,国际社会可能较为生疏,在对外宣传时可更多使用国际上更通用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概念。第三,诠释共享机遇。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更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国不断培育绿色新质生产力和新质产业,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之路。中国的绿色发展经验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环境,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是绿色中国故事需要讲透之处。
韩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在理念上,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作为推动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在道路上,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统筹生活、生产、生态发展空间,实现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关键路径;在方法上,把“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作为全方位、全地域、全领域、全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观和方法论。这些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传播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和故事,要立足于中华文化的“魂”,也要贴近海外受众的“心”,既用数据讲明成绩,也用案例引发共鸣。例如上海融媒体产品“老外讲故事”中,德国来的付恺通过18年沪上观鸟经历,见证了“中国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好”。
盐城黄海湿地栖息的鸟群
观点
宋蕾:美丽中国建设为新质生产力培育设定宏伟的目标。绿色低碳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同时,关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社会公平等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劲科技动力。美丽中国建设将激活更多更优质的新质生产力。
周冯琦:中国立足国情,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一是探索可持续绿色增长。二是探索普惠性生态福祉。三是探索可持续资源配置。四是探索生态经济共同体。中国在参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实践中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和担当。首先是中国自身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不仅造福中国,也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提供宝贵经验。同时不断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中国动力。
韩旭:我国各地已涌现出一大批将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的案例,转化路径成果和模式进入密集推出期。不同地区因地制宜的探索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在发展上,以生态化提升质量;在主体上,以多元化提高效率;在治理上,以精准化促进协调;在方法上,以数字化实现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