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守护绿色“活化石”!三亚开展2025年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主场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25 来源:三亚林业微信公众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重要指示精神,讲好三亚古树名木保护故事,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关注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9月25日上午,“守护绿色瑰宝,传承海南文脉”三亚市2025年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主场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三亚学校举行。活动由三亚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曲环主持,三亚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锡安出席并讲话,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三亚学校党委书记史艳辉致辞。

1.jpg2.jpg

曲环向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我市古树名木的基本情况和保护工作现状,让大家对三亚古树名木的家底和价值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更清晰的认识。

3.jpg

史艳辉在致辞中介绍,校园内现有4株挂牌保护的古树,其中一株酸豆树已有144年历史。师生们将日常养护融入教学实践,让保护古树成为学校的一门特色的自然生态课堂,相信通过此次活动,保护古树、热爱自然的种子必将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

4.jpg

刘锡安在讲话中表示,近年来,三亚市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引领,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健全政策法规、完善管理机制,持续推动保护工作系统化、规范化。他指出,保护古树名木既是守护绿水青山的具体行动,也是传承历史文脉、留住乡愁记忆的有力举措,呼吁大家携手努力,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让一株株郁郁葱葱的古树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5.jpg

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是见证生态变迁的“活化石”,是承载民族记忆和乡愁的“绿色史书”。三亚古树名木资源丰富,现有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1531株,隶属21科29属35种,其中5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有11株,最具代表性的酸豆树数量达千株以上,广泛分布于各城乡之间,这些数字不仅彰显了三亚丰厚的绿色家底,更承载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与浓浓乡愁情思。

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观摩了古树名木保护成果展板,详细了解近期台风过后古树受灾及抢救复壮情况。

6.jpg

活动现场,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为人大附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古树保护科普研学课。在专家指导下,学习如何观察植物形态、辨识树叶形状与树皮特征,并亲手参与古树树龄的测量实践。

7.jpg

同时,活动还面向各区政府、管委会的业务骨干及一线护林员开展了普法宣传和专业技能培训,就《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误区及保护复壮技术、古树名木移植与养护等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提升基层保护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8.jpg

本次活动由三亚市人民政府主办,三亚市林业局、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三亚学校承办。各区分管领导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职能部门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