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三秦楷模”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50余年来
485名女民兵扎根大漠、鏖战沙海,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
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3条
开辟出1.4万多亩“沙漠绿洲”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所在地已经从“不毛之地”变成“沙漠绿洲”。李旭佳/摄
成立一支女子治沙突击队,向沙漠宣战!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历史上的榆林古城因风沙侵袭,三次拓城,又被三次迁移。1974年,在“向草滩进军,绿化沙漠”的号召下,在榆阳区补浪河插队的知识青年童军和53名18岁的姑娘高举红旗、肩扛铁锹,奔赴风沙肆虐的大水湾黑风口——补浪河。
黄沙滚滚,红旗猎猎。
姑娘们的到来,让荒芜的沙漠上升起第一缕炊烟。
在《请战书》中,童军这样下定决心:“广阔天地炼红心,治沙造林献青春……”这句话,也成为一代代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真实写照:50余年来,485名女民兵扎根大漠、鏖战沙海,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3条,开辟出1.4万多亩“沙漠绿洲”,上演了一部“大漠变绿洲”的传奇剧。
新年伊始,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被命名为陕西省第九批“三秦楷模”。这群坚守在毛乌素沙地的“绿色守护娘子军”的传奇故事,被更多人熟知和传颂。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民兵在小纪汗林场植树造林
黄沙不退人不退
在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连部,留着一口有故事的老井。
这是1976年,治沙连的姑娘们历经千辛万苦打出的第一口机井。
“当清澈的地下水喷涌而出的那一刻,我们相互拥抱、热泪盈眶、欢呼雀跃。”1月3日,回忆起打机井成功时的场景,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第二任连长张列爱感慨万千,机井打好了,就意味着灌溉缺水的问题解决了。
为啥要治沙?出生于补浪河乡点石村的张列爱从小深受沙害。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80%的土地被荒沙吞噬,流沙越过长城吞没农田、牧场和村庄,很多人不得不远走他乡。
1974年5月14日,补浪河公社响应党的号召成立长城姑娘治沙连(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前身),18岁的张列爱义无反顾报了名。该连队以军队建制,54名姑娘分为2个排、7个班。
因为从小力气大,张列爱承担起连队的重活。
住着农户废弃的柳笆庵子,吃着自带的青稞面窝头,擦干眼泪继续干活……回忆起“抗沙史”,张列爱不禁红了眼眶:“当时,我们每天要翻越几十道沙梁往返60里背沙柳条,拉沙工具是木轱辘车。”尽管条件恶劣,但姑娘们争先恐后地干,没一句抱怨。
“治沙之外,我们还要解决住宿问题。”张列爱说,“最初,连队仅有的柳笆庵子破烂不堪,晚上睡觉时每个土炕上要挤十几个人,还有不少人借住在老乡家,要赶紧盖房。”
没有木料,用柳笆扎成捆子替代!没石头垒墙,用沙土夯成方块替代!
“1975年,我们盖起6个柳笆庵子,让借住在老乡家的姑娘们住进新房。”张列爱笑着说,后来,连队陆续盖起灶房、磨房等,她也担任了连长一职。
白天,她带领姑娘们背着枪训练、防风治沙、植树造林、建设营房,与风沙搏斗!
晚上,她带领姑娘们上夜校。张列爱回忆:“有时,夜校下课早,我们便趁着月色在院子里唱歌、扭秧歌。”
担心新栽的树苗被风沙压住,姑娘们跪着用手把树苗从沙里刨出;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光脚在黄沙里栽树,姑娘们的脚被烫得又红又肿;打机井时没有大颗粒粗沙,姑娘们就到十几公里外的内蒙古自治区去找,早出晚归……她们坚守信念、奉献青春,用惊人的毅力“改天换地”。
“1977年,我与队友席永翠代表治沙连前往大寨村参观,大寨村的姑娘们不畏艰难、战天斗地的精神对我们鼓舞很大,更坚定了我们治沙的决心。”张列爱坦言,长时间的劳累,姑娘们的腰部腿部都患上了严重的疾病,然而一想到后人能看到青山绿水,大家干劲更足了。
1978年,张列爱返乡成了家,当上生产队妇女主任。“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妇女栽树种草、治理沙漠。”张列爱说。
1982年,国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张列爱承包了村里500亩沙地,带领全家植树造林。后来,她又相继把3个女儿送进了治沙连。她说:“沙漠变成了绿洲,一切都值了。”
逐梦同行绽芳华
战风沙、斗严寒、修水渠、造粮田、搭障蔽、育树苗……这是老治沙连女民兵的共同回忆。
1959年,刘培英出生在补浪河公社巴什壕村,她的父亲早些年在大水湾农场劳动。1974年,该农场改为长城姑娘治沙连后,她父亲回了家,16岁的刘培英便“接班”进了治沙连。
当时,她“照看”着治沙连最贵重的设备——一台12马力的柴油机。
“那时,我守在柴油机跟前不敢离开半步。”每天迎风沙、唱战歌,这个原本羞涩的姑娘逐渐“强大”起来。每逢想放弃时,她就唱自己编的小曲给自己打气:“治沙姑娘不怕难,大树栽下满道滩,当年的黄风全不见,沙坑变成了米粮川。”
和刘培英一起进治沙连的刘青叶,是补浪河公社双峰村人。双峰村距离治沙连很远,有六七十公里。
“我个子低、身体弱,从未离开过家,也没想到治沙连的工作会那么苦。”刘青叶坦言,当时,她们除了早上训练,每天都要顶着风沙劳动、吃饭。为了不让沙子刮进碗里,她特意给头上蒙上一件布衫,经常是吃着吃着就哭了。
事实上,治沙远没有刘青叶想得那么容易。“没有树可以栽,我们就去几十里外的地方砍柳梢。最难的是把砍好的柳梢往回背。”刘青叶说,往回走的路都是难走的沙窝子,需要手脚并用才行。
“有时候好不容易爬上了沙坡,又不小心滑了下去,只能咬紧牙关再往上爬。”刘青叶说。
柳梢背回来了,该怎么种?“我们按照规划好的行距和株距栽种柳梢,没水桶就去老乡家借。”那时,刘青叶总在想,几十年后,自己还能不能认出这些树呢?
因为离家远,刘青叶很少回家。夏天,柳笆庵子里太热,姑娘们便抱着铺盖跑到沙梁上睡。望着月亮,这群乐观坚韧的姑娘有说不完的话。
久而久之,“爱哭鬼”刘青叶成了连队的“机井能手”。如今,每次回到曾经种树的地方,她总爱抚摸一棵棵高大的树。她感慨,为了绿色,所有辛苦都不算啥。
著名作家路遥曾来这里采风考察。他这样描述:这里有一种特殊的精神,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种特殊的精神,就是治沙连精神的魂。
治沙精神代代传
“这个杯子是张连长获得的!”
“这张照片是我们种植马鞭草时拍的。这里现在已成为年轻人的‘打卡地’啦!”
……
1月3日,在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展览馆,“老兵”张列爱、刘培英、刘青叶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听“新兵”第十五任连长高艺玲讲解治沙连的变化,忆苦思甜。
50余年来,姑娘们凭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让“不毛之地”华丽变身。
从最初“一棵树,一把草”到“草方格+沙生苗木”,再到“固、管、护、养一体化”,新时期治沙连的女民兵不断探索育林新技术,建成千亩育苗生产基地,将近两万亩黄沙地“升级”变为林带成网、田地成方、渠系配套、粮食自给、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绿洲”。
如今的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已建成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军事拓展训练基地和生态观光旅游基地3大基地,每年接待参观拓展研学、观光休闲团队1000多个,累计接待游客70余万人次。
“‘不毛之地’成了教育基地,真是不可思议。”张列爱说,为了方便女民兵回来,民兵连为她们发放了优待卡,让她们能够免费参观游览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27岁的高艺玲是佳县人,大学毕业后在重庆从事短视频制作工作,后来返乡成为补浪河乡一名宣传专干。
“第三任连长是谁?”“当时治理流沙范围有多大?”……初到展览馆当讲解员,高艺玲遇到了很多“考题”。
拖拉机手刘翠玲、庄稼好手马真花、牧羊姑娘贺贵莲……空余时间,高艺玲通过走访、看书等方式“认识”百余名治沙连女民兵,记录下100多个好故事。
让高艺玲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牧马姑娘曹汉翠。曹汉翠在治沙连的第二年开始负责喂牲口——3头驴、4匹马。当时,有匹小红马身体很弱,为了救活它,曹汉翠每天挤羊奶喂它。
小红马被救活后,曹汉翠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1977年,曹汉翠离开了治沙连,留下这样一句话:“从此,在我的梦里,常常会有一团红色的火焰越过沙漠向我狂奔而来,我激动地张开双臂,那是我日思夜想的小红马。”
“离开治沙连后,曹汉翠时常打听小红马的消息,当得知小红马已成为治沙连的‘主劳力’后非常欣慰。”在高艺玲看来,小红马就像一代代默默无闻女民兵的缩影。
治沙精神历久弥新。如今,高艺玲带着7名民兵常驻园区担任讲解员。她说:“作为‘90后’治沙人,我们一定会守护好治沙连,赓续红色巾帼志,把这段红色治沙故事讲好!”
“一把铁锹,一支钢枪,军旗是我们心中的太阳……”在共同的“老地方”,老一代女民兵和新一代女民兵共同唱响这首伴随她们几十年的连歌……(记者:李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