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民义务植树网!
新闻资讯
10秒钟栽一棵树?年青人在这方面干劲十足!

发布时间:2023/07/17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新华国际头条”(ID:interxinhua)、微信公众号“美丽中国 青春行动”(ID:MLZGQCXD),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客户端、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这几天,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下了一场大雨,让田旺的身心极为舒畅。田旺是亿利库布其沙漠事业集团的治沙工程师,这场雨让一脚踩下去就会深陷的沙子变硬,也更好走了,让闷热的天气变凉爽了。田旺测量了近3万亩今年春季种植树苗的成活率,他惊喜地发现,“树苗长势比预期还要好,真是一场及时雨!”

今年是田旺入职的第十个年头,他和团队在库布其沙漠里种下了近4000万株、200多万亩树苗。选种、植树、养护……年复一年,1990年出生的田旺坚守在这片沙漠上,他追随着一代代治沙人的脚步,探索着更快更好的植树办法。

在库布其沙漠,目前最常用的是以常水压为动力的微创气流植树技术,一名治沙人在沙地冲出深度约1米的孔洞,另外一个人快速将苗条插入孔内,使苗条与沙土层紧密结合,挖坑、栽树、浇水3步骤一次性完成,栽一棵苗木仅需10秒,成活率达90%以上。

田旺介绍,传统植树需要挖大坑,容易破坏土壤生态且效率低下。而微创气流植树技术,不但不破坏土壤,还能大大提高治沙效率、提升植物成活率、减少治沙投资。如果沙漠深处没有水源怎么办?还有升级版的螺旋钻法:用微动力带动螺旋钻打孔,然后插入苗条,再夯实沙土,也仅需10秒,成活率达80%以上。

在库布其沙漠的北缘,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的杨瑞也同样在坚守。1990年出生的杨瑞,工作的10年多来,一直在一线从事森林资源管护、种苗生产经营、林沙产业发展、林业调查规划等专业技术工作,参与了林场承担的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完成人工造林、工程固沙、封山(沙)育林项目10余万亩。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考察时指出,三北地区生态非常脆弱,防沙治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持续抓好这项工作,对得起我们的祖先和后代。林场的工作很辛苦,也很有成效,要继续做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杨瑞备受鼓舞。

驱车进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银肯沙作业区,乔木挺立、灌草丛生,还有一条溪流蜿蜒流过。杨瑞说,30年前这里还是大片沙地,植被稀少,“现在能看到的林木,都是从我们林场的苗圃运输过来,一代代造林人种出来的”。

今年29岁的李方是个“治沙二代”,看到父辈在治沙上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她想着依托沙漠特色景观发展生态旅游业,用旅游的盈利反哺治沙工程。李方介绍,目前是旅游旺季,今年上半年鄂尔多斯市银肯塔拉沙漠生态文化旅游景区的客流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针对年轻游客,李方不仅推出滑沙、沙漠越野、篝火晚会等娱乐项目套票,还搭建起沙漠露营地,为周边游客打造休闲旅游地。

从2005年开始,鄂尔多斯市各级共青团组织开展“保护母亲河·爱我鄂尔多斯——植绿护绿行动”,带动近40万余名青少年参与其中,累计栽植树苗550万余株,治沙防沙已然成为当地青少年的自觉行动与责任担当。

一代代内蒙古青年在治沙上不断创新,为沙漠“向绿”蝶变贡献了青春力量。目前,库布其沙漠亿利核心治理区植被覆盖率由20世纪80年代不足3%提升到65%,动植物种类由100多种恢复增长到1026种。

二十多年来,无数青年为中国生态保护而战。在荒漠,在河畔,在沙海,凭借自己的双手,将国土绘成丹青,替山河妆点锦绣,共建美丽中国。

从一位青年到一支骨干队伍

对“90后”女孩初雯雯来说

人生注定与野生动物结缘

她在新疆卡拉麦地自然保护区长大

在网络上

她通过记录动物保护日常

吸引百万网友募捐

被亲切地称为“河狸公主”

在生活中

她是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会长

栽种了60万棵灌木柳树苗

动员近500名当地牧民成为公益巡护员

1_副本.jpg

“中国的青年人对自然保护的态度

是认真、严肃、投入的

我们热爱自然、尊重生命

大家用微薄的力量积土成山”

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2_副本.jpg

当下,和初雯雯一样关心生态环保

并作为终身事业来做的青年越来越多

他们中,有矢志海洋保护

传播生态安全理念的方垂弘

有保护湘江水域

开展水生动物救助的谭格

有依托数字技术

助力生活垃圾分类的徐源鸿

……

目前,数十万名

遍布全国的青年环保骨干

影响带动亿万青少年

投身生态文明实践

为中国的绿色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

当好乌江生态保护的“耳目”“哨兵”

贵州河流密布

其中乌江是贵州境内第一大河

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

3_副本.jpg

2021年春节前夕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乌江六冲河段

他远眺乌江山水

听取乌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保护

实施禁渔禁捕等情况汇报

在化屋码头

总书记沿江岸步行察看

乌江生态环境和水质情况

对当地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

和水质监测体系建设的做法表示肯定


黄光荣是贵州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

一名水环境质量监测员

他和团队的主要工作

是对包括乌江在内的全省水环境

进行质量监测

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

他说,为了母亲河的长治久清

他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

做好水质监测工作

当好乌江生态环境保护的“耳目”“哨兵”

4_副本.jpg5_副本.jpg6_副本.jpg

播下希望的种子

收获了一群“绿色传人”

“知山知水,树木树人”

从热爱到奉献,他用岁月镌写传承

“育人先育己”

绿色、创新是前进的方向

“四十年的执着”

引领无数青年筑梦绿色赛道

搭起了从认知到行动之间的桥梁

7_副本.jpg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刘勇教授

主讲的专业课《林木种苗学》

结合专业知识

将前辈爱国、爱岗、敬业、奉献的精神

传授给学生

在做科研过程中

教育学生要平等待人

培育敢于挑战权威的创新精神

撰写出版两本共45万字的学习心得

开设课程宣传创新精神

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举办读书会,引导学生选读国内外经典著作

感受前人的智慧,播下希望的种子

8_副本.png

刘勇教授培养的学生中

涌现出了行业领军人物

大学教授博导、研究机构研究员

林业系统负责人、生产一线高工

等众多脚踏实地、努力工作的人才

为国家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9_副本.png10_副本.png

播下希望的种子

收获了一群“绿色传人”

了解生命,了解绿化祖国的意义

刘勇教授用行为示范

给学生们带上精神能量

促进希望的种子发芽生长

绿水青山间

中国同世界共话生态文明

盛夏贵阳,绿意盎然,气候宜人。在为期两天的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中外人士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共话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这个论坛作为国家级国际性论坛成功举办十年来,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成为促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

11_副本.jpg

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会场外景。

从改造中国乡土,到担当大国责任,再到引领全球绿色发展,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正同世界一道,共筑生态文明之基,共走绿色发展之路,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主席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指出。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过去十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已深入人心。

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南非共青团委员扬加·松希克瓦说,自己亲眼见证了习近平主席的“两山论”如何在贵州落地生根,“希望能将中国政府生态文明治理经验带回南非”。

“波兰家园”公民协会主席塔杜施·加耶夫斯基在论坛上致辞时,特意引用了习近平主席的一番话——“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他看来,这一观点深具启发性,体现出中国领导人高度重视人民幸福指数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展现大国担当

习近平主席向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致贺信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

从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到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从《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到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多边舞台上向世界传递中国理念、提出中国方案、作出中国承诺,凝聚广泛共识。“全力以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完成乡村美丽蝶变、塞罕坝沙地变林海、苍山洱海恢复本色、九曲黄河重现清流、荒漠猫和棕颈犀鸟等“珍禽异兽”自然现身……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绩单为全球瞩目,多次获国际荣誉。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人工造林规模、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均居世界第一;率先出资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绿色转型等领域展现大国担当。

12_副本.jpg

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习近平主席的生态文明思想正在全球引起越来越多共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对全球环境治理的贡献也得到广泛赞誉。

引领世界之先

新能源汽车、光伏面板、绿色储能设备……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绿色产品创新展上,这些拳头产品吸引不少人驻足了解。在海外与会者眼中,中国近年来在绿色低碳领域引领创新,成绩斐然。

2021年,习近平主席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呼吁维护多边共识、聚焦务实行动、加速绿色转型。“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进能源资源、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探索发展和保护相协同的新路径。”

13_副本.jpg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洪江村一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中国愿与世界各国携手同行,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共同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