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民义务植树网!
新闻资讯
做实“两山”转化大文章

发布时间:2024/07/11 来源:经济日报

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连日来,记者在江西省采访调研,点绿成金的生动实践处处可见。各地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旅则旅,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走进坐落在宜春市靖安县九岭山腹地的港背村,只见古树下三五老人乘荫纳凉,河边成群游客观景戏水,村民们开民宿、办养殖,一派生态优美、安居乐业的和谐景象。

曾经的港背村却是另一幅光景。坐拥丰富的森林资源,村民们“靠山吃山”,过度砍伐导致植被退化、水土流失,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封山育林多年后,港背村环境获得巨大改善,当地决定再次“靠山吃山”。“这次‘吃法’不同,原来是发伐木财,现在是发生态财,不再担心坐吃山空。”村支书吴竹林说。

依托当地自然资源,村里搞起了森林研学、竹筏漂流等旅游业态与蜜蜂、棘胸蛙养殖。养殖户刘煌平说:“由于生态环境好,蜂蜜品质高,根本不愁销路。”

从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换取所谓的“金山银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共识,港背人经历的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发展观念的进步。同样因“绿”获益的,还有吉安市吉水县同江万亩稻渔产业园的种养户们。

稻渔产业园所在地原是一片撂荒地、易涝地。“以前这里水患频繁,十种九不收。”当地养殖企业负责人王银告诉记者,恰逢峡江水利枢纽建设,当地结合自身生态条件,引进优质赣江水源并改造稻田基础设施,通过水位调节,实现稻虾轮作。

清水碧波荡,田间龙虾游。由于种养过程生态环保,“虾田米”“清水小龙虾”品质高,颇受市场欢迎。“相较于单纯种稻,稻虾轮作模式让每亩稻田的纯利润增加了不少。”种养户李润根说。

赣水之滨,文脉悠长。以地域文化赋能生态旅游,是江西各地用好本地文化资源,为绿色效益装上“倍增器”的有益探索。

后河,穿吉安市而过,沿线景色曾引无数文人墨客在此驻足吟咏。然而,由于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过快,后河一度成为导致黑臭水体、城区内涝的“病根”。

通过统筹谋划水体治理、污染源防控、水系周边环境整治,换来如今水清、河畅、岸绿的光景。吉安市城投公司董事长卢愉说:“我们还开发了后河·梦回庐陵景区,围绕耕读、节义等庐陵文化内涵,通过实景演艺与光影互动,打造沉浸式夜游体验。”同时,景区引入主题商业、度假酒店等业态,拉动了夜间经济。数据显示,两年来,景区接待游客385万人次,全口径营收超5600万元。

如何进一步扩大绿色效益,也曾困扰着靖安县娃娃鱼产业。靖安县于1980年设立全国首个娃娃鱼自然保护区,此后人工繁育的娃娃鱼很快成为畅销水产品。但随着入局者增多,当地产业面临提档升级的压力。

“鉴于娃娃鱼背后重要的生态价值以及本地娃娃鱼保护的悠久历史,我们决定跳出以往单纯依靠养殖业发展的路径。”靖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罗小红介绍,当地通过开展娃娃鱼文化普查,建立大鲵文创体验馆,力求深度挖掘其背后的文化价值与生态保护理念,打造娃娃鱼IP。

据了解,大鲵文创体验馆开馆仅半年,已接待游客15000人次,营收近50万元。

目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具体操作上仍面临价值量化难、转化手段不明等问题。对此,江西省通过构建生态产品总值核算应用体系、搭建“两山”转化平台,力求畅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链条。

生态产品价值主要包括生态系统提供的供给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价值。构建核算体系相当于明确生态产品的物质价值,为绿色资源经营开发融资、生态补偿提供参考,也为量化生态保护工作成果提供依据。

新余市仙女湖景区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0.7%。2023年,中国建设银行新余市分行联合多位专家评估核算,得出仙女湖(湖体)生态产品价值总和约为17.73亿元/年,并以此作为污水处理费收费权质押保证,向仙女湖旅游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贷款1亿元,全部用于湖区污水处理体系提升改造项目的建设。“通过激活生态产品的经济价值和金融属性,盘活了蕴藏在仙女湖山水中的‘绿色宝藏’,将极大促进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财富。”仙女湖区管委会主任潘丽云说。

价值摸清了,如何交易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江西省各地通过搭建转化平台,将零散、闲置、低效的生态资源资产通过集中收储,整合提升,变为高效、优质招商资产。以靖安县“两山平台”为例,自成立以来,已完成了港背村河道水域经营权等多起交易,生态产品价值顺畅实现。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江西省正以不懈探索向世人证明: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