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长江上游的贵州,全力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长江上游南岸最长支流、贵州母亲河乌江,通过多措并举的流域治理,水质从2015年的劣V类达到2017年的Ⅲ类水质标准,一泓清水描绘了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生态画卷。
倾力绘就水清岸美好风光
盛夏时节,舟行乌江源百里画廊,两岸峰壁险峻,瀑布山泉随处可见,水光潋滟,美轮美奂。
乌江的美,有大自然的赋予,更是倾力保护的结果。贵州全域取缔网箱养鱼,有力助推了乌江流域水质改善。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拆除网箱3.38万亩。数据显示,乌江沿河断面总磷浓度从2013年的0.5毫克/升下降到0.2毫克/升。
全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贵州始终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由常务副省长任组长的贵州省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形成了以“一大战略、五个绿色、五个结合”为主要支撑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格局。
贵州将大生态上升为全省三大战略行动之一,对长江经济带发展各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提出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守着绿水青山苦熬”的穷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歪路,坚定不移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新路。
《贵州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长江经济带岸线保护与开发利用专项规划(乌江渡—省界)》《贵州省划定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三线一单”工作实施方案》《贵州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三水共治”工作方案》相继出台,《贵州省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规划》《贵州省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方案》《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贵州省“三线一单”》相继印发。
此外,制定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重点突破、化工污染专项整治、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固体废物大排查等工作方案。
推动高质量发展
“五个绿色”,是贵州务实推进、深度融合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
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坚持多彩贵州拒绝污染,聚焦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四型”产业。
因势利导建造绿色家园。率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5个县被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0%以上。
持续用力筑牢绿色屏障。大力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净土”四大工程;强力实施十大污染源治理和磷化工、火电等十大行业治污减排全面达标排放专项行动,启动实施磷石膏“以渣定产”,实施草海综合治理五大工程,全面全域取缔网箱养鱼;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3478件群众举报投诉件全部办结。
与时俱进完善绿色制度。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级空间规划、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等国家试点,取消地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10个县GDP考核,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问责。
久久为功培育绿色文化。连续十年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将每年6月18日确定为“贵州生态日”,举办了“保护母亲河?河长大巡河”和“巡山、巡城”等系列活动。
“五个结合”,让生态内涵更加丰富——
大生态与大扶贫相结合。实施生态扶贫十大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助推全省30万以上贫困户、100万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增收。开展单株碳汇精准扶贫试点,探索“互联网+生态建设+精准扶贫”的扶贫新模式。
大生态与大数据相结合。推动环境大数据监控全覆盖。2016年以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等获批建设,苹果中国云服务、华为数据中心、腾讯数据中心等项目落地贵州。
大生态与大旅游相结合。2017年贵州成为长江上游地区唯一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40%和40.6%。梵净山成功申遗,贵州世界自然遗产地达4处,数量居全国第一位。
大生态与大健康相结合。2017年大健康医药产业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80亿元,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650万亩,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
大生态与大开放相结合。与云南、四川共同设立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基金。与重庆、四川、云南共同建立长江上游四省市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机制和长江上游地区省际协商机制。与重庆建立绿色产业、绿色金融等领域务实合作机制。
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绿色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达37%;2018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增速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同时生态环境持续向好,2017年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3%。
坚持“先行先试”
围绕绿色屏障建设、绿色发展、生态脱贫、生态文明大数据、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文明法治、生态文明对外交流合作、绿色绩效评价考核等8个方面,全省积极开展制度创新,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路径,建立“共抓大保护”的生态环境治理新机制。
探索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与云南、四川按照5:1:4的比例共同出资2亿元,设立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基金,开创了跨省横向生态补偿的先河。探索建立了易地扶贫搬迁“贵州模式”,对迁出地进行土地复垦或生态修复。率先在全国出台生态扶贫专项政策,实施生态扶贫十大工程。发布了全国首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司法确认书。探索形成了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路径和方法。稳步扩大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构建了立体化的资源环境司法保护体系等。
建立了守住生态底线的制度。大力推动“多规合一”试点,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将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功能区划分为5大类,共14个片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6.06%。建成省市县三级“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实现所有河流、湖泊、水库河长制全覆盖。探索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等工作。率先在全国实行全域取消网箱养鱼。
探索建立培养绿色新动能的制度。掀起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下大力调减玉米种植面积,促进农村发展和生态保护协同共进。建立培育发展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等政策机制,改革矿业权出让收益由收缴制变为征收制,实现排污权有偿交易1.53亿元。生态文明大数据共享和应用平台基本建成。开展绿色经济统计试点。农村“三变”改革深入推进。
建立了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连续成功举办十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会议和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建立中外前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组成的国际咨询会,与联合国环境署等国际组织以及瑞士等发达国家建立了务实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