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工程攻坚战打响以来,山西省坚决扛起“三北”工程建设和防沙治沙政治责任,聚焦重点难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打好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
一年多来,山西省“三北”工程区累计完成建设任务599.66万亩,其中营造林479.76万亩、人工种草和草原改良119.9万亩。
坚持高位推动不动摇
山西省委召开常委会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北”工程重要讲话精神,听取全省“三北”工程六期规划并进行研究部署。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审议《山西省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省委书记专题听取林草工作汇报,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强化造林绿化工作有效提升森林面积和质量的意见》,强调要加快实施精准扩林、重点补林、科学改林、持续营林、依法护林、创新活林“六大行动”,高质量推进“三北”工程建设。省委书记和省长共同签发2024年第1号总林长令《关于全面加强“三北”工程建设的令》,全力推进“三北”工程各项重点工作。
省政府建立“三北”工程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召开省级协调机制全体会议,落实部门责任,明确重点任务。召开全省国土绿化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部署推进会,对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进行安排部署。举办推进“三北”工程建设暨省绿委会成员单位义务植树活动,25个省绿委会成员单位携手推进“三北”工程建设。
科学布局强化保障作用
山西省积极建立健全“三北”工程政策、规划、制度等管理体系,出台《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省林草局会同省发改委完成修编《山西省“三北”工程总体规划》。《山西省“三北”工程六期规划》正待完成报批程序。“三北”工程管理办法、技术细则等相关管理制度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
山西省积极申报重点项目,科学部署工作任务,加强谋划布局,落实重点项目,共编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可研报告21个、中央财政资金项目实施方案23个。截至5月20日,山西省“双重”等续建项目已全部通过省发改委审核入库。
积极开展培训,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2023年,山西省组织举办“三北”工程六期规划暨防沙治沙培训,安排技术人员深入小班地块,从科学理念、政策要求、建设规范、施工标准、科技应用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基层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依托国有林场资源优势,强化优良树种、草种供应,省林草局出台《关于加强乡土草种繁育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全国率先提出依托国有林区开展草种质资源库和资源体系建设。2024年3月,山西省联合河北、山东等14个省140余家苗木企业举办了“三北”工程林草种苗供需对接会,全面保障“三北”工程建设种苗供应。
探索创新巩固治沙成果
山西省坚持问题导向,瞄准工程建设难点,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依据国家退化林修复技术规程,以退化类型分类开展试点示范,逐步探索出晋北沙区杨树退化林更替修复、晋西北柠条退化林修复、黄土丘陵区刺槐退化林修复、晋南地区栎类多代萌生退化林修复等不同退化林修复模式。
聚焦重点区域,造林工程坚持多方式、多途径增绿、扩绿、护绿。黑茶山国有林管理局针对山地造林成本高、耗时长、成活率低等难题,因地制宜采用无人机运苗、覆盖保墒、套袋套管等方案,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造林成活率。偏关县针对干石山区土层浅的难题,把4根长6米、直径40厘米的波纹管连在一起,用管道把泥土送上陡坡。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创新市场化管护机制,探索驻地统筹管护、购买式管护、协议承诺管护、家庭式承包管护等措施,形成山有人管、林有人看的长效机制。
严格执行《山西省永久性生态公益林保护条例》,把区域内永久性生态公益林纳入立法保护范围。出台全国首家《山西省禁牧轮牧休牧条例》,沿黄河4市率先出台封禁保护地方性法规,依法化解林牧矛盾,巩固国土绿化成果。实施年度森林抚育任务100万亩,有序推进国家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落实13个试点单位6.3万亩国家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任务。将卫片执法纳入林草资源管理日常工作,落实“实时监测、即时推送、及时处置”要求,及时发现和处理破坏林地行为。各级林草部门积极推广远程指挥、以水灭火战法运用,全面加强巡查巡护,严防林草火灾发生。
山西省将结合“三北”工程区自然条件和林草资源禀赋,加强区域联动、工程联动、部门联动,以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为重点,打好防沙治沙成效巩固战、太行山吕梁山增绿提质阵地战、增强生态功能整体战和提升产业效益持久战“四场战役”,建设美丽山西,厚植三晋大地生态底色。